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为密切双方师生交流,促进学生对法国工程师教学模式的深入理解,助力国际卓越工程师培养,2024年1月15日至1月22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举办、中法工程师学院承办的2024年北京卓越联盟寒假校园营、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校园营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卓越联盟15所学校的103位师生前往巴黎中央理工和预科学校共计10所学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交流学习。
期间,师生了探访欧洲著名理工科高校巴黎中央理工学院(Centrale Supélec),其办学理念是“培养欧洲最好的工程师”,其专才教育很有特色。学校目标旨在培养主要为企业服务的高层次的“通用工程师”。在中法国通学院派驻巴黎中央理工交流长期交流学习的同学的欢迎介绍下,师生一同参观学校的教室、实验室等。学生们积极与在校学生交流,了解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并对法语以及工程师相应领域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师生还分别走进法国路易大帝预科学校(Lycée Louis le Grand)、斯达尼斯拉斯预科学校(STANISLAS)、孔多赛预科学校(Lycée Condorcet)、米什莱公学(Lycée Michelet)、卡尚学校(Lycée de Cachan)、夏普达尔预科学校(Lycée Chaptal)、让-巴迪斯特·赛学校(Lycée Jean-Baptiste-Say)、黎赛留中学(Lycée Richelieu)、圣日内维耶预科学校(Lycée privé Sainte-Geneviève)等9所预科学校。同学们参观了预科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参与了预科学校数学课程、实验课等多门课堂,与本校老师学生开展深入交流,听取了关于预科教学体系、实时计算系统、MATLAB用于工程实践等方面的报告。同学们漫步于校园的小路,参观了学校的教室、图书馆等,深入感受了预科学校的氛围。
路易大帝预科学校(Lycée Louis le Grand)
斯达尼斯拉斯预科学校(STANISLAS)
米什莱公学(Lycée Michelet)
卡尚学校(Lycée de Cachan)
孔多赛预科学校(Lycée Condorcet)
让-巴迪斯特·赛学校(Lycée Jean-Baptiste-Say)
夏普达尔预科学校(Lycée Chaptal)
黎赛留中学(Lycée Richelieu)
圣日内维耶预科学校(Lycée privé Sainte-Geneviève)
国际校园营是中法国通学院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打造的特色活动,本次活动是在过去9次校园营活动基础上的又一次突破与创新,学生出访规模创下新高。在参观与学习中,学生充分了解了法国工程师学校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工程师教育体系、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园中感受到了预科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从教师的讲解和案例演示中,深刻理解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出访期间,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还有机会到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地参观,“沉浸式”感受法国风土人情。
北京卓越联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牵头成立,联盟成员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7所北京高校。中法工程师学院作为秘书长单位,自2012以来已经组织了12届暑期学校,对增强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首次在寒假组织寒假校园营,旨在让参加学员拓宽学习视野,充分了解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模式和内涵,并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中法国通学院将持续打造衔接工程师培养、提升法语水平品牌工程,让同学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工程教育的精髓,为助力国际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拓展学校在国际人才培养领域的影响力。
法国之行,同学们纷纷感慨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体验到当地的学习生活和特色文化,收益良多,以下是几位同学的精彩感想:
这次为期一周的巴黎行,我亲临了以前只是在教科书与电视机上见到的铁塔、卢浮宫与塞纳河;同时我也品尝到了诸如油封鸭、塔塔牛肉等特色美食。这次出行也让我对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无论是历史悠久的米歇尔公学,或是与多家企业合作的卡尚预科学校,还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巴黎中央理工。在与当地预科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交流得知,他们每周有35-40学时,跟我们一样学习数理与工业科学,也是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五点多,甚至每周六的上午还需要到校参加周考,虽然录取率很高,但是压力是平均分配到了每个周末。通过他们的分享,我感受到他们的教育模式,这种实际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加深了我对工程领域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让我逐渐感受到法国的学习生活文化,充分欣赏巴黎的艺术氛围。这不仅是一场学术之旅,更是一次跨文化体验的深刻沉浸,也是一次提高法语水平的绝佳机会,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学到了更多地道的法语用法,收获良多。
——本科2021级 孙昊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乘着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的东风,随着学校在中法合作上的深入,在经历了参观中央理工学校、预科学校和巴黎的风土人情的一周行程后,我对法国的教育方式和社会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更加认识到作为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的一名学子,身上肩负的责任使命。如果要找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这次出访,我认为“知行合一”再合适不过。 首先,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法国大学校从预科到工程师“两步走”的培养模式,以及其连贯性与实践性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五年连贯培养的方案让学生持续专心于基础科学的海洋中,使“通用工程师”这种全面的科学/工程知识体系成为可能,培养其作为工程师的使命感与自豪感;另一方面,丰富的实验室教学可以更好将理论联系实际,让日常学习与工程实际相衔接,同实际的企业、研究院所进行更好的对接。这两方面,既有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又与我们中国传统的实践精神高度契合,令我倍受触动。我们中法学子应当发挥这种模式的长处,在实际学习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同时,他们也同样注重文化培养和传承,从街头巷尾各种百余年历史的建筑中,到以法棍、红酒为代表的饮食习惯里,我时刻可以嗅到这细腻的文化芬芳。即便是作为理工类的工程师,我想我们依然可以将值得骄傲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融入日常的生活中,从一言、一行、一居、一饭中,彰显发自肺腑的文化自信,像骄傲的巴黎人一样,知行合一,守正创新,将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给整个世界。 思绪回到当下,这次出行也愈加激励着我勇毅前行,将所知所学应用到国家的建设和个人的发展上来。在参观巴黎中央理工时,我发现,即便处在考期,下课后或午饭时,总是有三五成群的学生讨论问题,毫无倦色。我想,正是他们从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或是心怀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让他们不畏困难,努力奋斗吧。见贤思齐,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也应当寓学于乐,知行合一,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发挥价值,成为有责任有能力的红色工程师。
——本科2021级 王子嘉
Respirer Paris, cela conserve l’âme. 呼吸巴黎的空气吧,它让灵魂永驻。 从15号第一次到巴黎,当时的天很黑,我们坐在巴黎的地铁上,感慨着如果要看巴黎的日出,只需要早上八点从床上爬起来。巴黎刚下过雨,清新又凛冽,一路上弥漫着黄油面包可颂的香气,很难不让人深吸一口气,然后去感慨,这就是巴黎。 预科、工程师院校、学习交流。在与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我看到了在中法院系中所实践致力于的体系,一时间十分动容,仿佛这一条线将中法两地同一教育体系下的学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很惊异于这套体系的庞大与完整,也看到了其庞大课程数量与难度之后学生们所做的付出与努力,类似于我们所在一个个深夜作出的努力,也终会在两年之后收回成果。 艺术、生活、沸沸扬扬。“对于那些彼此深爱的人们,巴黎其实很小。”这两天恰好下了雨,又下了雪,柔软的事情总是会对另一处柔软有很大触动,也是让我每每看着在雨中不打伞,在雪中相互依偎人们,在用餐结束之后深情注视的人们所保有的动容。 我看到了梵高的画作中,对于希望的凝视和对痛苦的挣扎;我看到了在卢浮宫的雕像中,把时间永远封印在大理石中的爱与悲鸣;我看到了在风中流转的街头音乐和手风琴;我看到了在巴黎生活,和参观的人们。一时间有点感慨万千,又不知从何说起,Paris est un festin mobile.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本科2022级 金泽翔
此次法国巴黎游学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走出国门,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这次游学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收获,更让我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得到了升华。未来,我希望能够将这次游学的体会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学校争光、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也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继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北京化工大学 张业梓
这几日的参观让我了解到法国的教育系统和中国并不一样,他们在高中更侧重于动手能力,所学的知识以及作业更注重实践实用,如此一来,大学后,他们就有更明确的目标,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了。眼界的开阔,教育制度的不同,人文环境的差异,让我此次游学受益匪浅,流连忘返。最终回望自身,我也更坚定,在日后的学习理会更加努力,早日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奉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毕婧露